创新儿童艺术教育是一个新型的学科,我们一辈子都是在朦朦胧胧的摸索中研究。对很多问题重新反思,有很多体会。过去我们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教育理论,并通过观察儿童来印证,发现结合中国的特点,“全盘西化”是有问题的。这些问题暂且不谈,今天,我们像讲故事一样和大家谈一谈“儿童艺术创作与视觉思维的发展”。
一个清华大学的博士后曾问我一个非常好的问题:艺术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到底有什么好处?对儿童 根本的影响是什么?
以往教学给出很多答案:一是对儿童的创造力开发有好处,二是提高儿童在审美意识上的素养,三是对儿童智力、情感、人格发育都有好处,四是具体到美术,对儿童的观察力、记忆力、创造力、想象力、动手能力都有好处。
我觉得这些答案都对,但我现在认识到 根本的是艺术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起决定性作用。
儿童经过自己的思维去创造艺术表现
从孩子的发展过程,我们发现艺术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。当人一出生,他就在一个环境中思考、认识并提高自己。
个小故事,有一次孩子在画画,他的妈妈问他在画什么,他说在画洗澡水,妈妈问他为什么用红颜色画洗澡水,他说水是热的。多棒!我们一讲色彩就灌输三原色、三基色——但这些是成人的认识。对于小孩,我认为不必要的知识不用讲。
第二个故事,孩子拿着一个干莲蓬,冲我说:“花洒!”我带他认识莲蓬,并问他:“你为什么说这是花洒呀?”然后我们来到卫生间,我说:“你是不是认为它们都有洞,就认为它是花洒了?”——这就是相似形,由一个东西转化成另一种东西,这是美术培养中很重要的概念。
我认为每一个人、每一个儿童都有绘画的潜在能力,关键是这种能力能不能被及早地发现并得到重视。在哪个年龄段应该给他什么营养和启发,他就会在这个教育基础上,沿着自己的路子正常地向前发展。但是如果你给过了,你拔苗助长,给了他很多成人的东西,就糟蹋了一个孩子的创造力。
儿童探索用图像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
有些儿童画在大人看来可笑,但我认为是儿童的一种探索,他要用图像来表达他对生活的观察、记忆、理解和感悟——这是儿童进入创作的一个前提。
对几乎所有4岁、5岁这样一个年龄段的孩子,我们一般教学用图像和故事作为引导,画的时候绝对不让孩子看,就要求他们依靠记忆画。给他看东西,但是不让他描摹去画。其实儿童记忆力 强的时候,给他什么都进到脑子里去了。
我认识一个孩子,他父亲是社会科学院的,他给了我很多这个孩子童年画的画:3岁10个月,画的人是各自分离的,人在这边,椅子在旁边,手托着一个杯子,这是一种象征性的绘画;将近5岁的时候,人飞在空中;到了6岁才把人正确地画在椅子上。这个说明什么?——我们不要纠正,儿童通过生活的经验和他的观察,会逐渐解决技能问题,这才是真正促使儿童发展思维的正确方法。上面说的这几张图可能一般的老师会说根本就画得不对——但是,儿童艺术没有对错,儿童艺术怎么画都是合理的,因为符合他的思想逻辑。所以老师不要轻易地让孩子改到你认为正确的情况,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的发展。
尊重儿童、尊重儿童的创造力,但是不等于是放羊、让他自由地发展。所以,后天教育是人发展 主要的因素。我们过去很害怕说孩子要接受我们的引导,而现在的关键是这个度怎么把握,要给多少,要给得适时才对,该给不给就不能使他得到发展。
儿童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发展视觉思维的创造力
为什么我特别要强调这个问题?因为儿童在生活中不是把所有看到的东西都表现出来,他要经过视觉思维加工整理创造图像。
究竟什么是艺术?艺术就是人在他的生存环境当中,对世界的认识、认知、感知以及对于美的一种表达。所以艺术是个人化、个性化的。
观看毕加索的艺术,有孩子就说毕加索是大流氓——画的男的是怪兽,女的是裸体。所以,我们要正面地引导孩子。那么究竟儿童艺术怎么搞才是对的?我们要研究,要找到一条路,把国外好的东西接受过来,然后结合着我们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去发展。
所以,我们认为儿童艺术是记忆加想象,加上他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来展现;不是非得要求他很真实,现在艺术是很多元的,不一定非得符合我们三维透视空间的关系才是好的。
儿童在直觉感受中发展艺术表现技能
儿童艺术是靠什么发展,是靠教吗?是靠艺术技法的提高吗?我觉得不是,儿童在直觉感受中发展艺术表现技能,且主要依靠视觉。
儿童是在体验当中使美感瞬间升值
美学家说“美感”是天人合一的,不是主客观的结合。儿童的美感来自于他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里。蝴蝶是对称形的,它给人一种很美的感觉;鹦鹉螺,它的花纹多美;残荷,也美,因为悲伤也是一种美,也可以入画。
6岁孩子画人物,为什么可以把头发和胡子点得非常合结构,且有韵律和节奏感呢?因为人的呼吸和心跳是有节奏的,他很自然地随着这个,只要他进去了,很自然地就能画出来。这不是技能的教育,是他自己的脉搏、心跳的感受,是无意识的。
还有7岁的儿童的色彩画,向日葵居然用绿,向日葵的叶子用红,说明儿童的色彩是表现性的,不画固有色。
想象使儿童从已知走向未知生发灵感
想象画不是乱教育,不是胡思乱想。比如我们的一节课,叫“叶子的故事”,一个孩子家里养了长生草,他想为什么长生草不死呢?于是他画了一个小天使守护它,我觉得太美了。我们的另一节课叫“台阶”,不要求孩子画真实的台阶,而以自己内心的生发来画,一个11岁的孩子用钢琴画台阶,音阶一步一步往上走,代表美的前景。
儿童创造思维发展是以儿童在生活中的吸收能力、记忆能力、感悟能力为基础,通过联想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,从而产生对新事物的创作灵感,所以儿童的原创艺术不等于说简单不合理,或者很幼稚——而是每一个人的吸收能力、感悟能力不一样,有差别,但是他们都会沿着自己的路子成长的。